雲海-林振彪老師示範作品
雲 ( 包括霧,煙,嵐,靄,霞等 ) 是山水畫中不可或缺 的角色,在構圖上有以虛襯實景的作用,畫了雲,山才顯的神 采飛揚,活潑而秀媚。古代青綠山水多用鉤雲法,用淡墨依雲 的形態鉤成起伏的曲線, 再以朱砂赭石加鉤,並以白粉宣染。 水墨畫盛行後多用染雲法 ( 烘雲法 ),染雲法不宜露出筆跡 而失掉雲的輕柔之態,染雲法通常用淡墨散鋒層層擦染,雲要 畫的流動不滯,雲彩的大小和方向要有變化,切忌厚重或呆滯。
在山水畫中雲非常重要。中國畫畫雲很注意虛實相生,計白當黑。雲是變化莫測的,不僅豐富了畫面,增強了氣勢,也給我們以神秘的想像,一般來說,畫山,樹,房子,,,等等,都是一些有形的東西還方便一些,比較容易。山水畫中特別是雲,水。要畫好比較難,因為它們是無一定形狀,多變,捉摸不定。很難畫到自己想要的意境。畫好了,馬馬虎虎,畫不好,一張畫就畫壞掉,好好的一張畫作廢了。很可惜。其實個人體會,畫實容易,畫虛難。畫實有底,畫虛無頂。虛是體現一副畫意境和水準的關鍵所在,學者要特別在意。這裡介紹一些簡單的方法,供參考;
1、初學者可以用鉛筆輕輕畫出雲的輪廓,再用羊毫筆蘸淡墨渲染出來,在 乾與未乾時,再在雲的下面用濃墨渲染。一遍來加重雲的質感和分量,渲染時一定注意筆的痕跡,不能留有痕跡,如果是畫大面積的雲時,可以先把宣紙噴濕,然後在渲染,這樣不會留有筆痕。會顯得生動形象。
2、就是用比較乾得筆用中鋒畫出流動的雲,這時候要注意線條流暢,這種畫法一般應用在工筆劃中,寫意畫很少用到
3、老畫家一般是根據畫面的需要,流出畫雲的空,在山石和樹木畫完後,根據畫面需要,在需要的位置,依照自己的意境,用少量的淡墨,並且使墨色從筆尖向筆根過度,保持筆相對的乾,在需要部位塗抹,然後再作一些修改,直至自己滿意。
唐詩賞析 賈島 尋隱者不遇
松下問童子,言師采藥去。
只在此山中,雲深不知處。
尋隱者不遇【詩文解釋】
在松樹下,我詢問童子,他說師父采藥去了。只知道他就在這座山裡,然而山高雲深,真不知道他在哪裡。
【詞語解釋】
言:說。
處:去處。
1尋:尋訪。隱者: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隱居在山野之間的人。
2.不遇:沒有見到。
3.童子:小孩。這是指隱者的弟子。
4.言:回答說。
5.雲深:指山上雲霧繚繞。處:地方。
【譯文】
蒼松下,我詢問了隱者的徒弟,
他說,師傅已經采藥去了。
還指著高山說,就在這座山中,
可是林深雲密,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。
【詩文賞析】
《尋隱者不遇》是唐代詩人賈島創作的一首小詩。這是一首問答詩,但詩人採用了寓問于答的手法,把尋訪不遇的焦急心情,描摹得淋漓盡致。以白雲比隱者的高潔,以蒼松喻隱者的風骨。寫尋訪不遇,愈襯出欽慕高仰。遣詞通俗清麗,言繁筆簡,情深意切,白描無華,是一篇難得的簡練詩作。
一唱三歎,一波三折使短短的小詩具有了無窮的韻味。詩中有一「問」三答,將三番問答精簡為二十字。既寫出了詩人感情的逐步深入及對友人的關切,又表現出作者構思謀篇的匠心。
參考書目
山水畫法初階 傅狷夫繪著 出版者:華正書局中華民國68年3月在版頁81~86
:國畫技法 著者:孫其峰/白雪石/黃均 再刷:1995年四月 頁169
出版者:大孚書局有限公司
山水畫技法解析 魏紫熙繪著 出版者江蘇美術出版社 再版:1999 年 10月 頁34
參考書目:國畫技法與教學 著者:吳長鵬 再刷:1998 年 1月 頁186
出版者: 心理出版社
參考書目 山水入門 余毅著者: 初版: 73年 3月 頁 41
唐詩三百首 出版者 文國書局 1998年3月出版
山水畫教程: 王中年編著 人民美術出版社 第三冊雲水2009年第一版
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